全基因組甲基化測序通常有WGBS(Whole-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和EM-seq(Enzymatic Methyl-seq),分別通過重亞硫酸鹽和酶處理結合高通量NGS測序,對有參考基因組進行全基因組的單堿基分辨率的檢測方案,廣泛用于人、動植物、魚類及其他低等物種的全基因甲基化研究。針對微量樣本建庫,艾斯基因推出微量WGBS建庫技術,提供全類型樣本甲基化解決方案:包括細胞、全血、新鮮冷凍組織、病理切片FFPE、血漿cfDNA及其它復雜及微量臨床樣本等。
應用領域
01
疾病機制研究(臨床樣本)
圖1研究流程設計
02
發育機制研究(小鼠樣本)
圖1 篩選高效堿基編輯器并分析其脫靶效應
03
植物機制研究(植物樣本)
(艾斯合作文章)
文章標題:DNA甲基化在核桃與核桃楸亞基因組表達優勢中的作用
技術平臺:WGBS、RNA-seq
樣本類型:核桃和核桃楸的葉片和青果皮
圖1 核桃和核桃楸的亞基因組信息
04
非常規物種機制研究(蟑螂)
(艾斯合作文章)
文章標題:5mC修飾通過防止延長ftz-f1表達來協調絨毛膜的發生和受精
技術平臺:WGBS、RNA-seq、NGS-BSP等
樣本類型:德國小蠊雌性成蟲的六個組織部位(頭、腿、中腸、卵巢、胸腔和被膜)、第一生殖期(8天)的卵巢、dsCK和dsDnmt1處理后的卵巢組織
研究結果:Dnmt1的敲除降低了卵巢中5mC的水平,上調了絨毛膜發生過程中的許多基因,尤其是轉錄因子ftz-f1。在卵巢卵泡細胞中,ftz-f1啟動子區域的低甲基化增加并延長了ftz-f1的表達,從而導致20-羥基蛻皮激素(20E)水平異常升高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1) 基因的表達顯著上調,引起卵泡細胞的異常、絨毛膜蛋白的缺乏和海綿體的畸形而進一步損害絨毛膜的形成和破壞受精。這項研究極大地促進了對DNA 5mC修飾如何調節昆蟲雌性生殖的理解。
艾斯基因優勢
復制成功
×